栏目分类
的网站首页 竺谈生想想之理論特质偏激價值意義
发布日期:2024-10-07 05:13 点击次数:164
華崗佛學學報第6期 (p377-416) (民國72年),臺北:中華學術院佛學商榷所的网站首页,-Kang Buddhist Journal, No. 06, (1983)Taipei: The Chung-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: 竺谈生想想之理論特质偏激價值意義
劉貴傑華崗阐发
p. 377 p. 378 p. 383 p. 10[1] 卍續藏一五O冊,四OO頁右下。
[2] 卍續藏一五O冊,四OO頁左下。
[3] 卍續藏一五O冊,四O五頁右下。
[4] 卍續藏一五O冊,四二五頁左上。
[5] 大正藏卷三七,頁三七七中。
[6] 大正藏卷三八,頁三六五上。
[7] 卍續藏一五O冊,四二五頁左上。
[8] 廣弘明集卷二十一,大正藏卷五二,頁二二八上。
[9] 主體之自我化乃指主體之迷悟為本人之活動,無論是否通過某種设施,均與此種设施無確定之關係。易言之,迷乃己事,悟亦己事,既無法由任何设施或外皮條件而獲致確切之保證,則就「悟」而言,即无谓依设施而建立,亦不依设施而受決定。此即主體之高度自主化,亦為「頓悟」之本意。
[10] 大正藏卷三八,頁三九二上。
[11] 大正藏卷三七,頁三九五下。
[12] 與註五同。此外,肇論亦有「真谛当然」與「悟亦冥符」等語。如「若心體当然,靈怕獨感,則群數之應,固以幾乎息矣」(大正藏卷四五,頁一五五中)。又如:「但今談者,所疑於高論之旨,欲求聖心之異,為謂窮靈極數,妙盡冥符耶」(大正藏卷四五,頁一五五上—中)。由此可知,谈生學說與僧肇想想亦有相關性。
[13] 廣弘明集卷十八,大正藏卷五二,頁二二五上。
[14] 廣弘明集卷十八,大正藏卷五二,頁二二五中。
[15] 大正藏卷九,頁三八四上。
[16] 大正藏卷三七,頁三九一中—下。
[17] 大正藏卷三七,頁三九四下。
[18] 大正藏卷三八,頁四O三下。
[19] 三賢四善根笔名「七便捷」。即合「五停心觀」(不淨觀、怜恤觀、因緣觀、念经觀、數息觀)、「別相念處」(小乘行东谈主修四念處時,將其各別分開以便作觀,此即別相念處)、「總相念處」(小乘行东谈主修四念處時,每作一觀,即併作其餘三觀,如觀身不淨時,並且同觀此身是苦、是無常、是無我)為「三賢」;合暖、頂、忍、世第一法為「四善根」。聲聞乘行东谈主修五停心觀及四念處(身念處——觀身不淨;受念處——觀受是苦;心念處——觀心無常;法念處——觀法無我)之後,仍須修四諦(苦諦、集諦、滅諦、谈諦)。當無漏智谋淨生,心中光明啟發,名為「暖位」;進而智谋增長,達於頂點,名為「頂位」;再進而明四諦之理,堅住其心,決定不移,名為「忍位」;更進而達到有漏智之最終點,活着間多情之中,最為殊勝,名為「世第一法」。
[20] 報身乃由佛之智谋好事所设立,其中復有自受用報身與他受用報身之別;自受用報身為佛受用內證法樂之身;他受用報身即佛為十地菩薩說法而變現之身。化身笔名應化身、變化身,即應眾生之機緣而顯化之佛身。吉藏法華義疏壽量品第十六第三釋名門,主張「報身就是應身」,並以權實將法身、報身、應身加以區別(大正藏卷三四,頁六O三中),茲表列如下:法身,實而非權,實,內應與法身相應,亦實,報身,應身, 外應與大機相應,亦權,權,化身,權而非實
[21] 大正藏卷三八,頁三四三上。
[22] 大正藏卷三八,頁三四三上。
[23] 大正藏卷三八,頁四一O上。
[24] 「三世不可得」即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世無一實存之主體。維摩詰經菩薩品謂「若過去生,過去生已滅;若未來生,未來生未至;若現在生,現在生無住」(大正藏卷一四,頁五四二中)。金剛經亦謂「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」(大正藏卷八,頁七五一中)。故知三世之不可得。
[25] 大正藏卷三八,頁四一O中。
[26] 大正藏卷三八,頁三六O上。
[27] 想惑笔名修惑,即想想上之迷惑錯誤,如貪瞋癡慢疑等四煩惱,聲聞與緣覺行东谈主如了斷此種迷惑,即能證得阿羅漢果,出離三界。
[28] 欲想為三惡想之一,三惡想即欲想、瞋恚想及殺害想(見增一阿含經),亦即無量壽經所謂欲想、瞋想、害想。欲想乃貪愛五欲之意。
[29] 病起六緣即生病之六種因緣:四大不順、飲食不節、坐禪不調、鬼神得便、魔神作祟、業愆所起。
[30] 理法身為諸佛與眾生同具之本覺感性。在眾生為無明所隱沒,在諸佛則為始覺之智而顯現。
[31] 大正藏卷三八,頁三四三上。
[32] 大正藏卷三八,頁三三O上。
[33] 大正藏卷三八,頁三七二上。
[34] 大正藏卷三八,頁三四三上。
[35] 大正藏卷三八,頁三四三上。
[36] 僧肇謂:「法身者……此二乘之所不議,補處之所不睹,況庸东谈主無目敢措心於其間哉」(大正藏卷三八,頁三四三上)。由此即知法身與庸东谈主無關,或為相互對立。然僧肇復謂:「群生封累深厚,不可頓捨,故階級漸遣也」(大正藏卷三八,頁三七七上)。可見庸东谈主如能逐漸捨棄封累,以及對一切田地不起分別執著之妄心,即可泯除此無緣且對立之關係,而獲致法身與庸东谈主之調合。
[37] 五濁即命濁、眾生濁、煩惱濁、見濁、劫濁。命濁為眾生因煩惱業集,心身憔悴,而致壽命顷然;眾生濁為众东谈主每多弊惡,心身不淨,不達義理;煩惱濁為众东谈主貪於愛欲,瞋怒諍鬥,虛誑不已;見濁為众东谈主知見不正,不奉正谈,異說紛紜,没衷一是;劫濁為生當季世,饑饉疾疫,刀兵災禍相繼而起,生靈塗炭,永無寧日。
[38] 大正藏卷三八,頁三三四下。
[39] 卍續藏一五O冊,四O六頁左上。
[40] 大正藏卷三八,頁三三四中。
[41] 大正藏卷三八,頁三三四下。
[42] 卍續藏一五O冊,四O六頁左上。
[43] 卍續藏一五O冊,四一O頁左下。
[44] 七珍似為七淨。谈生注維摩詰經佛谈品曰:「一戒淨,二心淨,三見淨,四度疑淨,五谈非谈知見淨,六行知見淨,七斷知見淨」(大正藏卷三八,頁三九四上)。
[45] 大正藏卷三八,頁三三四下。
[46] 卍續藏一五O冊,四一O頁左下—右上。
[47] 卍續藏一五O冊,四一O頁左下。
[48] 卍續藏一五O冊,四一O頁左下。
[49] 僧肇注維摩詰經云:「佛土真淨,超絕三界,豈直若天宮世淨汉典哉」(大正藏卷三八,頁三三七下),又謂:「佛土常淨,豈待變而後飾」(大正藏卷三八,頁三三八上)。
[50] 大正藏卷三八,頁三三四中。
[51] 大正藏卷三八,頁三三四中。
[52] 三報論,弘明集卷五,大正藏卷五二,頁三四中。
[53] 明報應論,弘明集卷五,大正藏卷五二,頁三四上。
[54] 三報論,弘明集卷五,大正藏卷五二,頁三四中。
[55] 三報論,弘明集卷五,大正藏卷五二,頁三四下。
[56] 卍續藏一三四冊,一五頁左下。
[57] 卍續藏一三四冊,一五頁左下。
[58] 注維摩詰經卷三,大正藏卷三八,頁三五七下。
[59] 注維摩詰經卷五,大正藏卷三八,頁三七八下。
[60] 齊文宣公蕭子良與荊州隱士劉虯書,大正藏卷五二,頁二三三上。
[61] 就中國佛學史而言,頓悟學說之建立起於東晉而盛於宋齊,然論及頓悟想想之淵源,則應记忆至印度佛學。據異部宗輪論所載,說一切有部謂「四聖諦漸現觀」(大正藏卷四九,頁一六中),而大眾部、一說部、說出世部及雞胤部則言「以一剎那現觀邊智,遍知四諦諸出入別」(大正藏卷四九,頁一五下),所謂「漸現觀」即漸修漸悟;「一剎那現觀」則為頓修頓悟,由此可知,印度部派佛學時代,已有頓漸之爭。及至中國南北朝時代,南齊劉虯無量義經序即謂二談(頓漸)之分,起自支遁與谈安。基此而論,胡適謂「谈生是頓宗的開山祖師」(神會梵衲遺集頁三七,中研院胡適紀念館出书),復謂「頓悟是立异的兵器,亦然中國想想對印度想想的立异的第一大炮」(神會梵衲遺集頁三七,以及中國中古想想小史頁九六,中研院胡適紀念館出书),乃一大誤解,胡適僅有大膽之假設,而無注意之求證,實難令东谈主茍同。
[62] 大正藏卷九,頁三八四上。
[63] 七住即七地,因十住又譯作十地,如元康肇論疏謂「開河大德,凡言住者,齐是地也」(大正藏卷四五,頁一九七中)。「七住」或「七地」即歡喜地、離垢地、發光地、焰慧地、極難勝地、現前地、遠行地。另加不動地、善慧地、法雲地,即為「十地」。
[64] 隋碩法師三論遊意義謂「此師等云,七地以上悟無生忍也」(大正藏四五,頁一二一下)。所謂「無生法忍」,簡稱「無生忍」,即將心念安住於不生不滅之谈理,而如如不動,並對佛所說之法信受不疑。
[65] 無量義經序,大正藏卷九,頁三八四上。
[66] 卍續藏一五O冊,四二五頁右下。
[67] 卍續藏一五O冊,四二五頁右下。
[68] 卍續藏一五O冊,四二四頁右上。
[69] 隋碩法師三論遊意義云「用小頓悟師有六家也,一肇師,二支谈林師,三真安埵師,四邪通師,五匡小遠師,六谈安師也。……竺谈生師用大頓悟義也」(大正藏卷四五,頁一二一下)。
[70] 卍續藏一五O冊,四二五頁右下。
[71] 在鳩摩羅什当年譯出之十地系統經典,有西晉竺法護之漸備一切智德經,此經與羅什所譯十住經,及佛陀跋多羅所譯華嚴經十地品,乃同本異譯。此外,在東晉時,關於十地系統之經論尚有佛說菩薩十住經、十住毗婆沙論。故支遁之頓悟說,或與十地系統之漸備一切智德經有密切之關係。
[72] 卍續藏一五O冊,四OO頁左下。
[73] 吉藏二諦義卷下,大正藏卷四五,頁逐一一中。
[74] 吉藏大乘玄論斷伏門第九,大正藏卷四五,頁六O下。
[75] 隋碩法師三論遊意義,大正藏卷四五,頁一二一下。
[76] 谈生法華經疏踊出品亦謂「又踊出非佛,而是菩薩者,明此悟分,必須積學以至無學也」(卍續藏一五O冊,四O九頁右上)。景德傳燈錄卷二八,汾州大達無業禪師答弟子問云「如彼生公何足為羡,與谈全遠」(大正藏卷五一,頁四四下)。印公導師亦謂「谈生是積學無限的漸修頓悟說,與後代禪宗的見地,碰劲相悖」(印順中國禪宗史頁三一二,慧日講堂)。故胡說「生公的頓悟論不错說是中國禪的基石」(胡適神會梵衲遺集頁三九,中研院胡適紀念館),實屬明顯錯誤,當不攻自破也。
[77] 大正藏卷三七,頁四O七上。
[78] 此指大乘大般涅槃經所謂之四德:常、樂、我、淨。常者,涅槃之體,恆常不變,無有生滅;樂者,涅槃之體,永遠寂滅,安閒安谧,毫無煩惱;我者,涅槃之體,得大平缓,不受束縳;淨者,涅槃之體,解脫垢染,極其清淨。
[79] 慧觀漸悟論云「經云實相乃無一可得,而有三緣,何者?悟空有淺深,因行者有三。(中略)若行东谈主悟實相無相者,要先識其相,然後悟其無相,以何為識相?如彼存一火之相,因十二緣,唯如來洞見因緣之始終,悟存一火決定相,畢竟不可得,如是識相非相,故謂之悟實相之上者。菩薩觀存一火十二因緣,唯見其終,而不識其始,雖悟相非相,而不識因緣之始,故謂之悟實相之中者。二乘之徒,唯總觀存一火之法是因緣而有,雖悟相非相,不著於存一火,而識因緣之始終,故謂之悟實相之下者。理實無二,因於行者,照有明闇,觀彼諸因緣,有盡與不盡,故於實相而有三乘之別」(卍續藏一三四冊,第八頁右上—下)。末四句指出,實相理體乃 一而非二,然修行之东谈主,因悟智有深有淺,故照理則有明闇之差,與「有盡與不盡」之別,此與谈生主張理悟一體,不可割裂,悟則全悟,無階次可分之頓悟絕不换取。
[80] 謝靈運答法勗問難「二教不同者,隨方應物,所化地異也。大而較之,監在於民,華东谈主異於見理,難於受教,故閉其累學而開其一極;夷东谈主易於受教,難於見理,故閉其頓了而開其漸悟。漸悟雖可至,昧頓了之實;一極雖知寄,絕累學之冀。良由華东谈主悟理無漸而誣谈無學。夷东谈主悟理有學而誣谈有漸」(廣弘明集卷十八,大正藏卷五二,頁二二五上—中)。此已說明中國东谈主重在感性,具有悟理之秉性;印度东谈主則重在信仰,具有受教之秉性。悟理必須由「頓」,受教則須由「漸」。
[81] 天台與華嚴之理論體系,已非頓漸二義所能涵蓋,然仍保有頓、漸之觀念,致使天台之四教儀,華嚴之五時教,亦可謂由頓漸二義演繹而來。再者,因有頓、漸兩種觀念之差異,故必展開判教之想想。然嚴格而論,中國佛學之判教並非始自臺賢,隋慧遠大乘義章有言:「晉武都山隱士劉虬說言,如來一代所說,無出頓漸。……又誕公云:释教有二,一頓二漸。……菩提流支言,佛一音以報萬機,判無漸頓,是亦否则。如來雖復一音報萬,隨諸眾生,非無漸頓。自有眾生,藉淺階遠,佛為漸說。或有眾生,一越解大,佛為頓說,寧無頓漸」(大正藏卷四四,頁四六五上—四六六下),此已明顯展開中國佛學初期之判教想想。
[82] 墨子「凡君之所安者何也?以其行理也」(所染),「仁东谈主以其取捨短长之理相告」(非儒)。孟子「理者得谈之理」(告子)、「心之所同,然者何也?謂理也義也」(告子)。莊子「同類相從,同聲相應,固天之理也」(漁父)、「聖东谈主者原於六合之好意思,達於萬物之理」(知北游)。荀子「凡东谈主之大患,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」(解蔽)、「凡事行有利於理者立之,無益於理者廢之,夫是之謂中事」(儒效)。韓非子「物有理,不不错相薄。故理之為物之制,萬物各有理,而谈盡稽萬物之理」(解老)、「凡理者,方圓、短長、麤靡、堅脆之分也,故理定而後可得谈」(解老)。慎到「至於易,則吾心陰陽音书之理備焉」。管子「名在所實,實生於德,德生於理,理生於智,智生於當。」(卷十八),即可為證。
[83] 賈誼「天理則同,东谈主事有別」(新書),董仲舒「天东谈主一也……有其理而一用之」(春秋繁露卷十二),淮南子「殊體而合於理」(修務訓)。
[84] 王弼「物無妄然,必由其理」(周易略例明彖)、「夫識物之動,則其是以然之理齐可知也」(周易注乾卦)。向、郭莊注「物物有理,事事有宜」(齊物論)、「理固当然、不患其失」(逍遙遊),「理」字在向、郭莊注中,出現百餘次,故知其於向、郭之哲學體系中,佔有伏击地位。
[85] 大小對比要抄序,出三藏記集卷第八,大正藏卷五五,頁五五上。
[86] 詠懐詩五首其二,廣弘明集卷三九,大正藏卷五二,頁三五O中—下。
[87] 奉法要,弘明集卷十三,大正藏卷五二,頁八九上。
[88] 明報應論,弘明集卷五,大正藏卷五二,頁三三下。
[89] 體極不兼應,弘明集卷五,大正藏卷五二,頁三O下—三一上。
[90] 涅盤無名論,大正藏卷四五,頁一五九下。
[91] 涅盤無名論,大正藏卷四五,頁一六一上。
[92] 涅盤經集解卷三三,大正藏卷三七,頁四八七中。
[93] 法華經疏,卍續藏一五O冊,四OO頁右下。
[94] 法華經疏,卍續藏一五O冊,四O五頁右下。
[95] 法華經疏,卍續藏一五O冊,四O五頁右下。
[96] 賢首國師法藏云「金與獅子,相容建立,一多無礙。於中理事,各各不同,或多各住自位。……故名一多相容不同門」、「理事齊現。齐悉相容」(金獅子章,大正藏卷四五,頁六六九中及頁六七O上)。故知「理」與「事」從此不再相礙。
[97] 大正藏卷三五,頁五九三下。
[98] 慧達肇論疏所引谈生語,卍續藏一五O冊,四二五頁左上。
[99] 澄觀演義鈔卷二九謂「若一切智智清淨無二,無二分、無別無斷故,故無二分,是一分耳。是以生公云:萬善理同,而相兼一火,異而域絕」(大正藏卷三六,頁二一九上)。
[100] 大正藏卷三六,頁二一九上。
[101] 大正藏卷三五,頁五九四上。
[102] 演義鈔卷二九謂「無一理以貫之,則業惑萬差者,生公云:凡順理生心名為善,乖背為惡。萬善理同,而相兼一火。異而域絕。即斯義矣」(大正藏卷三六,頁二二O上。)
[103] 卍續藏第八冊,二五六頁左上。
[104] 卍續藏第八冊,二五六頁左上。
[105] 四法界觀即「事法界」(現象界)、「理法界」(本體界)、「理事無礙法界」(現象本體相即)、「事事無礙法界」(現象圓融)。世間萬法差別之相,各有不同,不成耻辱,名為「事法界」;真如对等之理體為萬法所依,名為「理法界」;真如能生萬法,而萬法即為真如之分,理體事相,互融互具,無礙通達,理就是事,事就是理,名為「理事無礙法界」;諸法互攝,重重無盡,不相妨礙,一多相即,大小互容,舉一全收,具足相應,名為「事事無礙法界」。
[106] 此為澄觀演義鈔卷二十四所引谈生語,大正藏卷三六,頁一八七上。
[107] 大正藏卷三六,頁一八七上。
[108] 大正藏卷三六,頁四四O下。
[109] 大正藏卷三六,頁一八三下。
[110] 大正藏卷三六,頁六三O中—下。
[111] 大正藏卷三六的网站首页,頁一九六下—一九七上。